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9月, 2004的文章

曇花一現的Konica auto s1.6

圖片
現在,我很喜歡逢人便問:你家有老相機嗎? 通常,答案是否定的。偶而遇到肯定的時候,就夠我忙兩個星期甚至更久了。 最近的一次經驗,開拓了我的視野,因為這位提供者的年紀稍長了些兒,他所提供的相機成了我使用過最老的相機,1967年出廠的 KONICA AUTO S1.6 。它是AUTO S的後繼機種,當時各家相機大廠正競逐著大光圈,每有突破時,就會將它運用在相機上,進行小改款,標誌著光學技術的進步和穩定(最大光圈值在那時實用的意義不大,僅僅是一個銘刻在光圈環上的數字)。1.6在當時算是一個可觀的數字,僅有1965年yashica的LYNX14搭載了最大光圈1.4的鏡頭,這架AUTO S的衍生機種,就因此堂堂上市。只不過這架相機的生產量可能不高,現在很難見到它的身影。 基本上,追逐大光圈是這台相機的成功之處,卻也是造成它如昨日黃花般凋零。 KONICA AUTO S1.6是一架快門先決的RANGE FINDER,電眼測光,使用一顆H-D電池,可以自動曝光,由光圈環控制。對焦方式是疊影對焦,觀景窗十分明亮(達到LEICA、CONTAX的水準),快門採鏡間快門設計,快門速度最快為500分之1秒,4分之1秒以下無法自動曝光。 當我得到有一台konica老相機可供把玩的訊息,實在十分惶惑,這是一個我很少碰的品牌,包括底片也是,它給我的感覺是濃厚的日本味,從別名sakura便可得知。如果有看過風景寫真或是日本camera兩本雜誌的朋友,大概就能明白我的意思(翻開一看,張張都是〝日和〞下的櫻花伴清純少女)。印象中,konica少有單眼相機,那麼在輕便相機中最著名的便是C35這架自動相機了。提供者卻說它的體積不小,那麼會是什麼機種呢? 第二天上班時,一個巨大的黑色皮套擺在我的桌面上,實在讓我大開眼界,怎麼會有如此巨大的RANGE FINDER呢?拿起來甸甸重量,挺沉的,上網查查資料,居然有770克!這真的適合拿來做snap shot嗎?不過仔細檢查機身,發現這架相機可能沒用過幾回,保存得十分良好,鏡頭洗過一次,長期放在皮套中,過於潮濕,鏡頭內又有個小霉點,預估擺進溼度百分之四十的防潮箱裡,應該會略有改善。重複了幾十次扳捲片軸、按快門的過程後,感覺它的捲片軸太久沒動過了,有時候會卡在底部彈不回來,不是大問題,只要使用時溫柔地扳動就能回彈了。 另一個問題比較嚴重,測光表不動了,打開底座的電池

一架FED廠的小老弟

圖片
烏克蘭的FED廠生產的相機中,以FED-5系列最為著名,這個系列以模仿徠卡M-3相機( 布烈松 的最愛)名著於世(附帶一提的是,模仿功力最強的是蘇聯KIEV廠,名震天下的實例是一台仿製哈蘇120相機,居然連型號也不避諱的沿用,和資本主義為減少工資成本的oem制度異曲同工),號稱是窮人的徠卡(愛快羅密歐號稱窮人的法拉利)。以最低廉的售價提供給共產國際頂級的攝影設備,當初萬萬也沒想到,這種體貼的心意,居然在二三十年後嘉惠一群身無恆產的攝影愛好者(當然,得連帶感謝全球各大拍賣網站的推波助瀾)。而當初LOMO大量生產的結果下,今天想買到一架FED-5真如反掌折枝,多為中古新品(日本人會以〝美品〞稱之),出廠後便冰封三尺了。 FED-50 是這群窮人徠卡的小老弟,遲至1986年才生產,已經是典型的八十年代造型。它的前身是 MICRON II ,1978年出廠,造型上極為類似,均裝上了「Induster-81」38mmf2.8鏡頭,除了測光外其餘構造雷同。但是有點莫名的是後繼的FED-50居然採用較為落後的科技,它的測光是靠著佈滿鏡頭周圍的砷塗料,而不是電眼,所以不需電池即可運作。利用砷塗料作為測光,是1960到1965年間相當盛行的設計,到電眼技術成熟後,便鮮有這種設計的相機了。 通常拿到一架二三十年前的相機,總是會擔心測光元件的老化問題,對於一個長期仰賴內建測光表拍照的人來說,測光表就像是他的上帝,儘管上帝常常抓弄我們,我們還是不能去試驗主,我們的神。FED-50就少了這層疑慮,出廠年份極晚,既可以享受使用四十年前的科技樂趣,又免除承擔機械元件老化的風險,對於我而言,FED-50卻是上上之選。 不過當初標下這台相機時有點後悔,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網路購物的經驗了,卻還是學不會事先做功課,調查清楚它的底細。我誤以為它是一台手動、自動兩相宜的RF相機。這個想法非但使我盲目的添購了它,也暴露出我對於輕便雙眼相機的認知有限。 基本上,FED-50和LCA是類似的操作方式,簡單的說,就是需要手調焦距的測距式傻瓜相機。手動模式為搭配閃燈使用,同步速度為30分之1秒(LCA為60分之1秒),光圈由2.8到16。此外可以手調ASA值,可以用來補正測光的失誤。不過不需電池這一點,就勝過LCA多多,當然,不足的地方在於慢速快門只到15分之1秒(LCA為2秒)。它的體積(111*70*56mm)只比

我的新兵器,SMENA 8M

圖片
這是我的新兵器, SMENA 8M 。俄國製相機,LOMO攝影協會的一員。機械位元如下:   鏡頭:T42 4/40。(f4/40mm) 快門:B、8、15、30、60、125、250。 光圈:4、5.6、8、11、16。 對焦:測距式(無對焦屏)。 測光:無。 過片:手動。 玻璃觀景窗(大約85%)   簡單的說呢,這是一部不能測光、不能對焦、不能換鏡頭的機械式純手動的輕便型相機(Range Finder)。事實上,我是無法領略lomo在台灣所掀起(引領)的風潮,甚至稱為樂摸風。你今天樂摸了嗎?多麼響亮的口號!樂摸風的興起只讓我見識到大企業操流行的本事,算了再說下去又是一連串的共產國際宣言。我們聊聊相機吧,相機不是工具嗎?有什麼好聊的呢?畫家會聊哪一牌的畫筆比較好用嗎?不過我倒是聽過公車司機聊著彼此的座駕各有幾百匹馬力,消磨綠燈亮起前的光陰。 說實在的,我不會用電子相機拍照,這和拍照技術一點關係也沒有。曾短暫的用過電子單眼相機照相,總是無法掌握那些尖端科技的操作,雖然它可以簡化到按下快門鈕一個動作,如此簡單。但是往往在不明瞭操作設定時,搞砸了許多相片。於是我開始將電子相機當成機械相機使用,漸漸地,我開始使用機械相機,也習慣了它的簡單和易學。它把許多工作從電路板身上交還給我,簡單的比如說捲片、調整光圈、快門、對焦等複雜的譬如測光等通通要自己負責。當所有的工作都由自身負責時,在也不能開罪於電子機械的不近人情。 既然,用不慣先進的科技,刻意迴避前進的潮流,七八十年代生產的優秀機械相機,成了我慣用的兵器。我相信,有許多人抱持著和我一樣的想法,街上依然有許多人背著銀黑雙色機身的機械單眼相機,也和我一樣只掛著一顆五十厘米的標準鏡或是35厘米的廣角鏡,一派輕鬆打扮。但是這群人我想快消失了。一邊轉向數位單眼相機的懷抱,剩下的,可能和我一樣,在包包裡擺著一台RF(Range Finder)。 樂摸風剛起時,一度動心,想買一台lca。貴啊,5880啊,這個壟斷的價格,實在失去自由主義商業精神。考慮的原因無他,它夠小、32厘米廣角鏡是我所欠缺的。至於什麼斑爛五彩、隧道效果、你也是杜可風之類的綺詭色調,都不是不能取代的。至於其他的RF索價更為高昂,也不是我所能負擔得起的。 也一度著迷於HOLGA120,中國製造塑膠120相機(鏡頭也是塑膠的)。這可能是中國繼海鷗之後的轟動世界的120相機